close

寶島一村01

2009.02.15   表演工作坊 - 寶島一村
地點:國父紀念館

戲開囉了!
我又回到了
眷村,
  巷子,
    榕樹下!


這是一個生命故事、歷史故事,也是快樂又動人的故事。

初來台灣時,這群移民的居住空間簡陋而臨時,每家都只有兩、三坪大。緊密相依的聚落裡,夾雜著南腔北調、四川牛肉麵與韭菜餃子爭香的熱鬧景觀;竹籬笆裡外的族群交會,也漸層上演。 從第一代思鄉、盼回鄉的眷村人,到第二代在台灣出生、土地認同概念逐漸轉變的「眷村子弟」,兩代人共同型塑出色彩鮮明的生活意象與價值態度;建築、人際互動、政治行為和生活慣用語,都自成一格。緊密的群聚情感與專屬的生活記憶,更賦與「眷村」二字獨特而傳奇的精神密碼。隨著人口外移與社會變遷,眷村陸續改建,區域特性也逐漸稀釋,但這半世紀的歷程,不僅是島嶼空前絕後的文化景觀,更是彌足珍貴的族群融合史。 「融合」,絕對是最具台灣跨時代特色的本土精神。六十年前,竹籬笆裡外的人,靠著這股融合力,共同建構土地認同;二十一世紀的新台灣人,也正學習用平等尊重的心態,接納來自東南亞與海峽彼岸的新新移民。

從幕起到幕落,舞台上呈現的,將是任何一代的台灣住民,都應重新認識並永誌不忘的重要歷程。

賴聲川 王偉忠 ⊙ 聯合編劇 導演

演 員⊙郎祖筠、胡婷婷、萬芳、徐堰鈴、劉美鈺、周姮吟、黃小貓、嚴藝文、屈中恆、那維勳、韋以丞、時一修、蕭正偉、陳彥廷、曾信裕以及馮翊綱、宋少卿。

眷村,一種台灣特有的居住區域、生活型態與族群文化。1949到60年代,因應政治環境的動盪,意外渡海而來的戰後新移民,在原本只是暫時落腳的村子落地生根,發展出獨特的文化氛圍。

這齣源於嘉義眷村的時代大戲,取材自台灣最知名的製作人王偉忠的眷村成長故事。為了即時保留眷村史,他全力投入,製作紀錄片、寫書,亦與好友【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賴聲川擦撞出合作舞台劇的創意火花,《寶島一村》的概念於焉成形。

這齣結合了表演藝術與影視界雙大師的精采好戲,將呈現眷村三代住民、四個家庭的故事。為發展《寶島一村》,賴聲川導演已廣泛蒐集了許多故事與相關研究,將以笑淚交替和辛酸詼諧,回顧這群五十年代台灣移民的生命歷程;並透過劇場,試圖建立眷村口傳歷史的基礎。

以上內容取自表演工作坊


寶島一村02

第一幕:1949-1950
第二幕(上):1968-1972
第二幕(下):1972-1975
第三幕:1987-2007

『歷史是脆弱的。不要說一個人生,一整個時代在時間的洪流中只不過是沙粒而已,如果不紀錄、不保存,他的回憶很容易就隨風而去,稍縱即逝。』
『寶島一村不是一個理性的歷史紀錄,而是一個感性的的情感紀錄。』
『透過三家人並排生活五十多年,讓我們看到這一群命運極為特殊的人們如何奮鬥、如何生存、如何笑、如何哭。』
--------------by 賴聲川


如果你喜歡最近很夯的『光陰的故事』,我想你一定不能錯過這齣『寶島一村』!

看完寶島一村第一個直覺就是:這根本是光陰的故事超級濃縮版啊!

我家的附近都是軍營,附近都是眷村,雖然這是在敘述50年代起的故事,但好像也不會離自己太遠,到現場看戲的觀眾年齡層從20幾到70以上的都有,這是什麼樣的故事能讓不分年齡層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的人都會來看這齣戲。

我想,這就是每個人心理那段光陰的故事吧。

這是一段美麗的故事,一段光陰的故事,每個人都是主角,每個角色都詮釋的很貼切,很讚!

戲的尾聲,趙嫂說:『一定要把寶島一村99號這個門牌帶到新家,這樣你爸爸就不回找不到家了。』
看戲的時候我很容易入戲,上半場歡笑不斷,下半場充滿感動,也成功的騙了我的眼淚。

謝幕時,已經算不出來拍手拍了多久沒停過,我想,如果不是朱嫂說門口有寶島一村包子要送給大家,我想大家應該真的很捨不得走出來。

只要還懷著希望,幸福就在不遠的路上。

回頭看看來時路,是往前的更大動力。
不管心情如何請先把心掏空,醬才能裝下那些被我們不經意留在曾經裡的家財萬貫。

-------------------------------

一直以來我都不擅長說故事,作文也是一級的爛。縱使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還是努力的紀錄、努力的保存,努力的維護這些年來的所有記憶,感動、歡笑、淚水、成長,過去的種種一切都是未來的養料。

回憶很容易一個不小心就想不起來,我會繼續拿起相機,紀錄屬於我的光陰的故事


寶島一村之朱嫂特製天津包子 ↓↓↓
IMG_1795-2



<票很搶手,加演場的好像又賣完了,有機會的話請一定要進場體驗這份感動>

同步發表於:
CDH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in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